Tuesday, December 3, 2013

汪精衛《最後關頭》


最後關頭

作者:汪精衛
發表於1937年7月29日。1937年“七七事變”之後,全面抗戰爆發,時任行政院長的汪精衛於7月29日發表了《最後關頭》的演講。這篇文章介紹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抗戰政策並號召全國進行抗戰,但汪精衛於1938年12月18日逃抵越南,並於不久之後投靠日本,組建汪偽政府。


最後關頭已到

各位同志:本月十五日,兄弟曾對各位同志說了幾句關於救亡圖存的話,如今所要說的是,就從前說過的幾句話加以申引。本月十五日蘆溝橋事件已經發生好幾日了,當時兄弟曾說,這事件之演進如何,雖未能預測,然這事件決不是偶然發生,而是一種預定計劃,那麼,我們也只有據著已定方針,以為應付。及至十七日,蔣委員長第一期談話會裡已經鄭重的把方針宣佈出來了,全國報紙都已登載,各位同志都已看見,這裡頭有一句最明確最緊要的話是說,中國今日已到了最後關頭,兄弟如今想就「最後關頭」四字,加以說明。

「九•一八」以來中國外交內政方針

我們記得在二十四年十一月五全大會裡,蔣委員長曾經說過「和平未至完全斷望,決不輕棄和平;犧牲未至最後關頭,決不輕言犧牲。」這幾句說話,在二中全會裡曾經有明切的解釋,三中全會對於外交方針,也是根據著這幾句說話,以為進行。我們知道日本對於中國是侵略無已的,自「九•一八」以來,對於中國是一步一步的殺進來。而中國呢,卻是一步一步的往後退。中國為什麼一步一步的往後退呢?因為中國比較日本進步遲了六、七十年,中國的國家力量,不能擋住日本的侵略。然則自從「九•一八」以來,中國外交內政的方針是怎樣呢?總括說來,在外交上不能擋住日本一步一步的殺進來,只能想些方法,使他進得慢些,中國不能一步一步的往後退,只能想些方法,使我們退得慢些。為什麼想慢些呢?難道就趁此偷安苟活麼?不然,我們只想起著這慢些,騰出一些時間來,在內政上做種種準備的工作,以加強我們的抵抗力,這便是「九•一八』以來中國外交內政的方針。

締結淞滬協定的原因

自從「九•一八」以來,中國以『九•一八」事件訴諸國聯,原想借國聯的道德制裁、經濟制裁、武力制裁,使日本不能向中國一步一步的殺進來,然在事實上國聯除了有些微道德制裁之外,經濟制裁、武力制裁絲毫休想,因此日本的殺進來一步一步沒有停止,東三省遂次第淪陷了。我們在這時候,只能做得一些號召全國精誠團結、共赴國難的工作,然這些工作,只是起頭,還沒有什麼成就,於是日本一步一步的殺進來的結果,由「九•一八」事件而進為「一•二八」事件了,以十九路軍、第五軍及各處援軍之苦戰,及國聯調查團之斡旋,三月初淞滬失守,因而有限滬停戰協定之締結。淞滬停戰協定,自然是重大的損失。而當時所以締結這協定,是想使日本進得慢些,我們退得慢些,趁著這慢些趕快做種種準備的工作,例如江西剿匪之得以進行,東南各省公路網之得以完成,這是否得不償失呢?留待公論。

締結塘沽協定的原因

淞滬停戰協定,不過一年,而熱河戰事,長城各口戰事,又發生了,日本之殺進來一步一步的緊了,及至我軍敗績之後,熱河失守,長城各口,亦以次失守,於是又有塘沽停戰協定,這自然是更重大的損失。而當時所以締結這協定,是想使日本進得慢些,我們退得慢些,趁著這慢些,趕快做種種準備的工作。我們發覺精神方面、物質方面,缺憾太多了,抵抗力薄弱而且零碎,不能將整個國家、整個民族的抵抗力量完全發動,而且還有許多從旁從後牽掣阻撓我們,因此在精神方面謀團結,謀組織之改善,謀訓練之加緊。在物質方面,則國防設備與國民經濟建設同時並進。兩三年間,精神方面有些成就,物質方面的成就也有數目字可以計算,統一事業,不能說是完成而不能說沒有進步。至於剿匪,則東南數省,次第肅清了,這是否得不償失呢?留待公論。

忍辱負重的原因

塘沽停戰協定之後,繼續發生的通車間題、通郵問題,我們在不承認偽國原則之下,通車以不用偽國車票,通郵以不用偽國郵票,而勉強解決。至於通訊等等問題仍在繼續堅持,而二十四年六月,日本之殺進來又一步一步的緊了,從五月二十五日起,口頭交涉至六月九日,我們鑒於形勢不能不作種種緊急處分,因為六月十二日,便是日本自由行動的時候了。這種種緊急處分,其為重大損久確是忍無可忍,讓無可讓,而仍然忍下去,讓下去,當時所以如此是想使日本進得侵些,我們退得慢些,因此之故,各種準備的工件仍得進行,精神方面、物質方面,盡可能的努力去做,其間如西南剿匪之完成,兩廣之統一等等,這是否得不償失呢?留待公論。

最後關頭一到只有犧牲到底

這樣的忍了又忍,讓了又讓,已經整整的六年了,我們不能不想著這樣一步一步的殺進來,是無底止的,這樣一步一步的往後退,是無底止的,而且我們的準備,我們知道,日本也知道,我們固然很坦白的說:「這些準備都是現代國家所必需,我們恃此以與人為敵,我們亦恃此以與人為友,為敵為友,不只在我,而且在人。」然而日本會這樣的說:「我們不只不許你們與我為敵,而且不許你們與我為友。」那麼,我們之準備,不但不能得到慢些的結果,反而是喚起日本之加緊的一步一步殺進來了。這樣的不準備不可,欲準備不能,使我們於想些方法一步一步的往後退的時候,不能不劃定一個最後關頭,未到這最後關頭,容許我們想些方法,能不退最好,不能不退,也盡可能的退得慢些。及至到了這最後關頭,則我們一齊站著,不能往後再退一步了。從前說過,和平末至完全絕望決不放棄和平,犧牲未到最後關頭,決不輕言犧牲。當「未至」的時候,我們要有絕大的決心與勇氣來忍耐,及「已至』的時候,我們要有絕大的決心與勇氣來犧牲。我們當日若不忍耐而孟浪犧牲,則犧牲為無意義,今日若不犧牲而猶言準備,則準備為尤無意義。「犧牲」兩個字,是嚴酷的,我們自己犧牲,我們並且要全國同胞一齊犧牲。因為我們是弱國,我們是弱國之民,我們所謂抵抗無他內容,其內容只是犧牲,我們要使每一個人,每一塊地,都成為灰燼,不使敵人有一些得到手裡,這意義誠然是嚴酷的,然不如此,則尚有更嚴酷的隨在後頭。質而言之,我們如不犧牲,那就只有做傀儡了。

不做傀儡

中國歷史上為外族所侵略,半亡者數次,全亡者兩次。這些亡,不是侵略者能將我們四萬萬人殺盡,能將我們四百餘萬方裡毀盡,而是我們死了幾個有血性的人之後,大多數沒有血性的人,將自家的身體連同所有的土地,都進貢給侵略者,以為富貴之地。侵略者因此極寫意的,便將我們大多數的人,以及全數的土地,得到手裡。我們今日是不是仍然要做傀儡呢?不做傀儡,只有犧牲。我們是弱國,我們是弱國國民,說到打倒別人,或者不能做到,說到犧牲自己,那就無論怎樣弱法,也沒有不能做到之理。如其不能做到,是不為,不是不能。所謂不為,便是沒有犧牲之決心,而只有傀儡之決心了。我們不但因為不願做傀儡而犧牲了自己,我們並且因為不願自己犧牲之後,看見自己的同胞去做傀儡,所以我們必定要強制我們的同胞,一齊的犧牲,不留一個傀儡的種子。無論是通都大鎮,無論是荒村僻壤,必使人與地俱成灰燼。我們雖不能擋住敵人之殺進來,然而我們必能使敵人殺進來之後,一無所得。

我們幾年以來,處心積慮,講統一,講組織,講訓練,為的是到最後關頭,發動整個國家、整個民族之精神的力量,以駕馭使用,日積月累得來的各種物質建設,加強對於侵略之抵抗,所謂抵抗,便是能使整個國家,整個民族為抵抗侵略而犧牲。天下既無弱者,天下即無強者,那麼我們犧牲完了,我們抵抗之目的也達到了。我們高呼一句「最後關頭」!我們更高呼一句「犧牲」!


附錄:廬山聲明 蔣中正

民國廿六年(1937)7月17日

中國正在外求和平、內求統一的時候,突然發生了蘆溝橋事變,不但我舉國民眾悲憤不止,世界輿論也都異常震驚。

此事發展結果,不僅是中國存亡的問題,而將是世界人類禍福之所繫。諸位關心國難,對此事件,當然是特別關切。茲將關於此事件之幾點要義,為諸君坦白說明之。

第一、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;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,向來主張對內求自存、對外求共存。本年2月三中全會宣言,於此更有明確的宣示。近兩年來的對日外交,一秉此旨,向前努力,希望把過去各種軌外的亂態,統統納入外交的正軌,去謀正當解決,這種苦心與事實,國內大都可共見。我常覺得,我們要應付國難,首先要認識自己國家的地位。我們是弱國,對自己國家力量要有忠實估計,國家為進行建設,絕對的需要和平,過去數年中,不惜委曲忍痛,對外保持和平,即是此理。前年五全大會,本人外交報告所謂:“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,決不放棄和平,犧牲未到最後關頭,決不輕言犧牲。”

跟著今年二月中全會對於「最後關頭」的解釋,充分表示我們對於和平的愛護。我們既是一個弱國,如果臨到最後關頭,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,以求國家生存;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,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,便是整個投降,整個滅亡的條件。全國國民最要認清,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,最後關頭一到,我們只有犧牲到底,抗戰到底,唯有“犧牲到底”的決心,才能搏得最後的勝利。若是徬徨不定,妄想茍安,便會陷民族于萬劫不復之地!

第二、這次蘆溝橋事件發生以後,或有人以為是偶然突發的,但一月來對方輿論,或外交上直接間接的表示,都使我們覺到事變發生的徵兆。而且在事變發生的前後,還傳播著種種的新聞,說是什麼要擴大塘沽協定的範圍,要擴大冀東偽組織,要驅逐第二十九軍,要逼迫宋哲元離開,諸如此類的傳聞,不勝枚舉。可想見這一次事件,並不是偶然。從這次事變的經過,知道人家處心積慮的謀我之亟,和平已非輕易可以求得;眼前如果要求平安無事,只有讓人家軍隊無限制的出入于我們的國土,而我們本國軍隊反要忍受限制,不能在本國土地內自由駐在,或是人家向中國軍隊開槍,而我們不能還槍。換言之,就是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!我們已快要臨到這極人世悲慘之境地。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,都無法忍受的。我們的東四省失陷,已有了6年之久,繼之以塘沽協定,現在衝突地點已到了北平門口的蘆溝橋。如果蘆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佔,那末我們百年故都,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的北平,就要變成瀋陽第二!今日的北平若果變成昔日的瀋陽,今日的冀察,亦將成為昔日的東四剩北平若可變成瀋陽,南京又何嘗不可變成北平!所以蘆溝橋事變的推演,是關係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,此事能否結束,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。

第三、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,我們當然只有犧牲,只有抗戰!但我們的態度只是應戰,而不是求戰;應戰,是應付最後關頭,逼不得已的辦法。我們全國國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個的準備中,因為我們是弱國,又因為擁護和平是我們的國策,所以不可求戰;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,但不能不保持我們民族的生命,不能不負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歷史上的責任,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時,我們不能不應戰。

至於戰爭既開之後,則因為我們是弱國,再沒有妥協的機會,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,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!那時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,求我們最後的勝利。

第四、蘆溝橋事件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爭,全繫於日本政府的態度,和平希望絕續之關鍵,全繫於日本軍隊之行動,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,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,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,求得蘆事的解決。但是我們的立場有極明顯的四點:(一)任何解決,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;(二)冀察行政組織,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;(三)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,如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等,不能任人要求撤換;(四)第二十九軍現在所駐地區,不能受任何的約束。這四點立場,是弱國外交最低限度,如果對方猶能設身處地為東方民族作一個遠大的打算,不想促成兩國關係達于最後關頭,不願造成中日兩國世代永遠的仇恨,對於我們這最低限度之立場,應該不致于漠視。

總之,政府對於蘆溝橋事件,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,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常我們希望和平,而不求茍安;準備應戰,而決不求戰。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,就只有犧牲到底,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。如果戰端一開,那就是地無分南北,年無分老幼,無論何人,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,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。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,以臨此大事;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著,準備自衛。在此安危絕續之交,唯賴舉國一致,服從紀律,嚴守秩序。希望各位回到各地,將此意轉達于社會,俾鹹能明瞭局勢,效忠國家,這是兄弟所懇切期待的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